[中吕]普天乐
浙江秋,吴山夜。愁随潮去,恨与山叠。塞雁来,芙蓉谢。冷雨青灯读书舍,待离别怎忍离别?今宵醉也,明朝去也,宁奈些些。
浙江:这是指钱塘江。呼应下文“愁随潮去”。
吴山:在杭州西湖东南,左临钱塘江,右瞰西湖。呼应下文“恨与山叠”。
宁奈:忍耐,安心。些些,一点点。是元曲中常用的俗语。
【评析】 姚燧(1238—1313),字端甫,号牧庵,河南柳城人,后迁居洛阳。幼年丧父,由伯父抚养长大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,知制诰兼修国史,四年后告归。姚燧以文著名,《元史》称其文“闳肆该洽,豪而不宕,刚而不厉,春容盛大,有西汉风”,清人黄宗羲将共文比诸唐代韩柳、宋代欧曾、金元之元好问。其散曲也颇有名,无论写闺阁私情或是抒发个人情怀均真实感人,含带蕴藉。著有《牧庵集》。
这首小令是写深秋的一次离别。重点写离别在即,将分未分之际,离人复杂微妙难耐的心绪。
起始两句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。钱塘江正值深秋,吴山笼罩着夜色。萧条的秋色和凝重的夜幕,铺设了一层悲愁凝重的背景,为下文直抒离情作好了准备。“愁随潮去,恨与山叠”紧承上面写景之笔,说我心中之愁有如钱塘潮般汹涌澎湃、轰鸣不绝,心中离恨有如吴山般重重叠叠、连绵不断。这两句既就近取譬,又将无形之愁形象化、具象化,一言愁深,一言愁重,可谓妙笔。接着作者具体点明离别的时间,是塞雁南归,芙蓉花谢的深秋时节。伴着冷雨,就着一点青灯,在凄凉的读书舍里,一个即将面临分别的人怎么忍受,如何面对?塞雁、芙蓉、冷雨、青灯,无一不关乎着秋,无一不渲染着愁。
最后一句强作解语。离别无可避免,不愿面对,只得借醉麻醉。只得面对,明早该走的都已远走,纵有千般不舍,万般离愁,也只能将息忍受了。离合本是人世之常事,只能宽慰自己“宁奈些些”,从容面对。
这首小令寓情于景,先将愁恨借助浙江和吴山形象地铺展开来,进而用“塞雁来”“芙蓉谢”“冷雨”“青灯”等字眼进一步营造别离的冷清氛围,之后才道出是因为面临“离别”之故,委婉深邃,情思厚重。
[越调]凭阑人
寄征衣
欲寄君衣君不还,不寄君衣君又寒。寄与不寄间,妾身千万难!
征衣:游子在外时的衣服。并不是仅指出征在外士兵的衣服。
妾身:古时妻子的自称。
【评析】 这首小令摹写妻子欲寄寒衣给在外的丈夫却又犹豫未决的矛盾之态。
古时交通通信不便,生离常常遥遥无期,杳无音信,犹如死别,因而自《诗经》时起就有大量描写游子思妇嗟怨的诗篇。这首小令直接代思妇立言,围绕寄征衣这件看似寻常却饱含着温情的小事,直言思妇的心理感受。细腻温婉的妻子,常常将丈夫的冷暖安危记挂心间。每每寒风起时,妻子便担心在外的丈夫衣薄不敌严寒,于是便有了寄征衣的念头。旋即又想,若丈夫收到衣服,温暖安逸,势必少了思乡之情,减了返乡之念;倘若不寄,则夫君又抵挡不了风寒之苦,冷在君身,疼在妾心。左右思景,难以决断,在寄与不寄间徘徊无措。寄是一片深情,不寄也是一片情深。相思太甚,寄与不寄都难以安慰了。